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二章 无意识 沸腾的欲望之火 2

2.求同机制:模仿他人,适应社会

在人格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为了应付、克服或顺应这些外部挫折、内心冲突、个人局限、焦虑等情景,人还必须掌握各种有助于人格发展的动力机制。

诸如,求同机制、移植机制、升华机制、防御机制、本能转换机制等。

也就是说,人格的发展动力,不仅包括了人格的内在能量及其冲突,还包括着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机制的掌握和运用等等。

求同机制是自我力求模仿或按照另一个人的某些方面去行动。

它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自恋性求同机制,即一个人的“自恋发泄”

扩展到另一些人的过程。

自恋是弗洛伊德用来表示人们自爱倾向的术语。

它源于古希腊神话中迷恋上自己水中倒影的美少年那喀索斯,是指过分自爱自赏的人。

自恋性求同作用与对象选择不同。

人们选择对象是因为他想占有或拥有这个对象,而自恋性求同过程则是求同的。

主体已经拥有了他所求同的东西,他的能量只是扩展到那些与他拥有同样东西的人身上。

同时,虽然自恋性求同作用于选择对象往往是彼此不相干的,但它们又可能是互相联系或合为一体的。

自恋性求同机制也是一个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紧密联系的一种基础。

目标定向性求同机制。

目标定向性求同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如果一个儿子所渴求的目标是父亲所已实现的目标,那么,这个儿子会越来越与父亲认同,在这方面越来越像他的父亲。

女孩也可能以同样的原因与她的母亲趋于一致,以至于成为她母亲的翻版。

另一方面,如果父亲那里没有孩子所追求的目标,孩子便可能转向别处去寻找合适的榜样。

不过,在这种目标定向求同过程中的人所模仿的,可能是他所爱的人,也可能是他所不爱的人。

而两种情况的求同作用都是片面的、极端有限的,他只从作为他的对象的人身上吸取一个单独特性。

这种求同作用也可能扩大范围,即如果一个人已经模仿另一个人的一个特点,那么,他也可能模仿后者的其他特点。

对象丧失性求同机制,是指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对象或不得不放弃他,他就会力求在他的自我中建立该对象,把该对象的特点吸收到自身中来,以补偿他的损失。

相邻小说
薄刃蔷薇  莱茵河之战  快穿:星际学霸又在直播了  隐婚天后,霸上瘾!  恩人要我以身相许[快穿]  判罪者:一线法医的凶案刑侦笔记  玛丽苏今天也在规避剧情  大唐豳王墓  谁看见朕的喵了?  什么鬼灵异事务所  职业女配  穿成神仙哥哥的心尖宠  如意缘  当反派穿成软妹  无限流副本居然是乙游吗  我的狗狗不怕鬼  妄念  乔神你家打野超级甜  医锦还厢  从贫民窟到女武神[星际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