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33章

为什么这样一部写历史写战争的小说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我认为这部作品恰好表达了当时中国人一种共同的心态,在长时期的个人自由受到压抑之后,《红高粱》张扬了个性解放的精神‐‐敢说、敢想、敢。

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创作的社会意义,也没有想到老百姓会需要这样一种东。

如果现在写一篇《红高粱》,哪怕你写得再野几倍,也不会有什么反。

现在的读者,还有什么没有读过?所以,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一样,每部作品也都有自己的命。

荣获了《小说月报》奖,十分高兴,但听说要写得奖感言,又十分犯。

真是得奖不易感言更不易;不易也要写,为了这个我盼望许久的。

记得当年汪曾祺先生到我们班上来讲课,开首就在黑板上写上了六个大字卑之无甚高论,这句话出自何典我忘了,汪先生当时是说过的,但话的意思还明。

谈到文学,连汪先生这样的大家都说没有高论,如我这般蠢货,只怕连低论也不敢。

不敢有也得有,因为我的《牛》得了奖,因为我很看重这个。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得了奖不能忘了我放过的和我追过的那些。

一谈牛,就难免谈到所谓的童年记忆,一谈到童年记忆就难免遭人耻笑,但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只要一耻笑我,就跟对牛弹琴差不多,因为他们的话都是文学理论,而文学理论我根本就听不懂,不是装糊涂,的确是不懂,有好几次我想冒充一下阳春白雪,不懂装懂一下,结果弄巧成拙,让人摸到了我的底细,就像让贵州的小老虎摸到了驴子的底细一。

我童年时期,正逢文革,大人垂头丧气,小孩子欢天喜。

我们那时的一个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吃过晚饭后到旷野里去追。

当然是月亮天最。

大人们点着马灯在大队部里闹革命,四类分子趁着月光给生产队里干活,我们趁着月光在田野里追。

那时候,就像我在《牛》里写的那样,牛是大家畜,是生产资料,偷杀一头牛是要判刑的,但生产队里根本没有饲糙,革命时期,明年的生产谁还去想?就把那些牛从饲养室里轰出去,让它们去打野食,能活的就活,活不下去就死,死了就上报公社,公社下来验尸后,证明是自然死亡,然后,就剥皮卖肉,全村皆。

当然最欢的还是那些正在掌权的红卫兵头头,这些杂种,比正在挨着批斗的支部书记、大队长还要坏,死牛身上最好的肉都让他们吃。

现在想想,这也是应该的,当官如果没有好处,谁还去当?我们一帮孩子,吃罢晚饭,等到月光上来,就跑到田野里,追赶那些瘦得皮包骨头的。

文革期间,地里不但不长庄稼,连糙也长得很少,牛在光秃秃的田野里,吃不饱,学会了挖糙根啃树皮,还学会了用蹄子敲开冰河饮。

我们在月光照耀下开始追牛,起初我们不如牛跑得快,但渐渐地牛就不如我们跑得快。

我们每人扯住一条牛尾巴,身体后仰着,让牛带着跑,举头望着明月,犹如腾云驾雾,有点飘飘如仙的感。

那些老弱病残的牛,很快就被我们给折腾死了,剩下的那些牛,基本上成了野牛,见了人就双眼发红,鼻孔张开,脑袋低垂,摆出一副拼命的架。

对这样的牛,我们不敢再追。

后来又出了一个谣言,说是有几个刚死了的人的坟墓让这些野牛给扒开了,尸体自然也让这些野兽给吃。

牛野到吃死人的程度,离吃活人也就不远。

因此我们的追牛运动就结束。

这个时期,中国基本上没有文。

文革结束后不久,人民公社就散了伙,先是联产计酬,紧接着就是分田单干,家家户户都养起牛来,牛的身价猛地贵了起。

相邻小说
今夜哪里有鬼系列4无罪之都  网游之没事找找虐  美妇门前是非多  墓影之丹砂秘书  战友重逢  以父之名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夺回女主光环后她爆红了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  苗疆蛊事2世界尽头(上)  中州纪事  重生之抗战悍将  初恋要吃回头草  我是猫大王  [电竞]想和池神谈恋爱  求求了,让我上  透明的红萝卜  (棋魂同人)对弈  沉沦  白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