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65章

武帝的这种抑商政策虽然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但严重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积极性,使当时的商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在武帝时期,还有其它的抑商措施,如商人不能坐车,不能穿丝绸衣服,不能携带武器,他的后代也不能做官。

这种歧视商人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朝代。

武帝在他即位后的20年里整理币制,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直接控制起来;废销各种杂劣铜钱,统一推行&ldo;五铢钱&rdo;。

上述经济政策的实行,充裕了汉王朝的财政。

此外,武帝还注意兴修水利,先后修了引谓入河,引汾入河,引斜入渭等渠道,这样既可通航,又可灌溉田地。

还下令治理黄河,移民屯边,行&ldo;代田法&rdo;。

武帝个人评说

史家对武帝的评价各不相同,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雄才大略、卓具眼光的君主,而且是一个知过而改,虚怀纳谏,任人以贤的明主,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

但同时作为一个个体,他能文善赋,风流倜傥,好色、骄傲、虚荣、自私、奢侈享受,又有着普通人性中的弱点,因而也犯过一些错误,比如他爱民如子,同时却又杀人如麻。

与武帝同在一个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描述成一个奢侈、易被方士所欺骗的君王。

东汉时的班固则纠正其偏颇的一面,赞扬汉武道:&ldo;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

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rdo;

班固对汉武帝的雄材伟略基本给以肯定。

但清朝赵翼《廿二史札记》则指出其仍有偏颇:&ldo;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

仰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rdo;。

宋朝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论汉武帝,说:&ldo;孝武帝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直之言却恶人欺蔽。

好贵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rdo;

武帝的功绩前面已经详细叙述过,而史家对武帝的诟病主要在于他的奢侈和对外的连年征战。

比如他和秦始皇一样也喜欢巡游,而且次数也有十几次之多,公元前110年那次巡游里程达到了一万八千里:从长安出发,先到北面阅兵,再南下到了中岳嵩山,然后向东巡游海边,接着到泰山封禅,又沿海岸往北到了碣石(现在的河北昌黎),此后向西经过九原(现在内蒙古包头)再回到长安。

这次巡游里程和花费都超过了秦始皇。

而他的对外征战也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不过,武帝对自己的所为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他晚年曾对卫青说:

&ldo;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

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

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rdo;他认为他所从事的&ldo;内兴功利,外事四夷&rdo;政策,都是出于创立制度、为后世留下样板和国家安全的考虑。

他承认自己的政策会扰民(劳民);他并不希望他的后代效法他的扰民政治,他告诫后代必须警惕而避免重蹈秦朝速亡的覆辙。

相邻小说
富有爱国精神的罗宾  我在星际靠玄学养崽  狙魔特工  重生成新晋影帝  一只娘子出墙来  兽世独宠:兽夫,太忠犬  娱乐圈之养一只间七  盲流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小桥疑案  [古耽]逢君  [韩娱同人]偶像萌于虎  生化来袭  了不起的小短腿  重生之将军总把自己当替身  注孤生反派被迫万人迷[穿书]  含羞  随身男神:大神追妻法则  翌嫁傻妃  你也是蘑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