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64章

评说

西汉的疆域在武帝后期达到极盛。

这时,西汉的疆域在西北包括今天的新疆和甘肃地区,东北方向的版图则扩展到了现在辽东半岛和鸭绿江和浑江一带,西南则到达今云南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线,南方到达福建、广东琼崖。

但由于扩展太快,建置过多,兵力和财力不能适应,加上有些地方官的苛政引起当地民族的反抗,所以以后局部地区不得不有所收缩。

除了一些局部的收缩外,西汉的疆域基本上是稳定的,一直保持到了西汉末年。

不过,武帝连年的四面对外征战,特别是对匈奴20余年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为西汉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对内政策

武帝在对外开疆拓土的同时,也开始在国内实施改革。

改革旧制是武帝一直致力追求的。

武帝元朔元年的诏书上说:&ldo;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

&rdo;元朔六年诏书又说:&ldo;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

&rdo;

改革的目地当然是如何使百姓生活得富足幸福。

元光三年,董仲舒上策论三篇,史称&ldo;天人三策&rdo;。

武帝召见他并问:&ldo;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天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共号,未烛厥理。

伊欲风流而令行,则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欲谷登……德泽洋溢,施平方外,延及群生?&rdo;

意思是:夏商周三代受命的根据何在?天地之间的灾异为什么而发生?人寿的长短、人性的善恶是根源何在?如何教理?怎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政事祥和、五谷丰登,使天下百姓都生活得快乐幸福?

这些问题说明他对如何治理国家考虑得很远很深。

他所探索思考的不是一时应变之权,而是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治国思想上,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ldo;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do;的主张,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对付地方的诸侯势力。

&ldo;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do;强调独尊儒家,废除其它百家学说;强调君王的权利来自上天的赐予;此外,还强调实施仁政,&ldo;德主刑辅&rdo;。

这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在被武帝采用之后,成为此后汉朝其他皇帝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武帝具体采取的措施首先是削弱相权。

当时的丞相负责管理文武百官,实权很大,所以皇帝有时就不如丞相的权力大,这是皇帝们所不能忍受的。

武帝削弱丞相权力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就是原来做丞相的那些人都是开国的功臣,而现在他们基本上都已经年老,或者去世。

武帝便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来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同时通过打击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力。

公元前124年,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

随后,为了削弱诸侯权力,颁布了《推恩令》。

内容主要包括: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ldo;推恩&rdo;(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

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

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的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

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

这样就很自然的解决了以往诸侯与中央政府对抗的问题。

此外,为了進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進行监督。

相邻小说
你也是蘑菇吗  盲流  重生之将军总把自己当替身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小桥疑案  [韩娱同人]偶像萌于虎  娱乐圈之养一只间七  生化来袭  我在星际靠玄学养崽  了不起的小短腿  注孤生反派被迫万人迷[穿书]  富有爱国精神的罗宾  兽世独宠:兽夫,太忠犬  一只娘子出墙来  随身男神:大神追妻法则  翌嫁傻妃  含羞  [古耽]逢君  重生成新晋影帝  狙魔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