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12章

乐器

商代的鼓很有特色。

现存仅两件,都是以青铜铸的仿木鼓。

商代音乐发展水平之高,从乐器上也可窥知一二。

当时已出现了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

商代已有成组的乐器,现已发现的有陶埙、石磬、铜铃、铜铙、鼓等,反映当时的音乐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商代的乐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当数钟和磬。

河南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的大石磬,浮雕成瞪目张牙的虎形,纹饰与器物浑成一体。

伏虎纹石磬,长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是用白而带青的大理石经精雕细磨而成的,外观庄重端雅。

磬的一面以细双线刻一伏虎图案,姿态优美,设计巧妙,与器形浑然融为一体。

即使以现代的审美眼光看,整个磬也不失为一件上等的工艺品。

经测音,它的音高比c1略高。

发音浑厚洪亮,音色近似青铜,并有较长的延续音。

这枚伏虎纹大石磬是单件,不成组,这样的磬又称特磬。

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件大型乐器,也是一件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雕塑品。

商虎纹石磬,出土于妇好墓中。

这件虎纹石磬可称为商代磬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纹,据测定此磬有5个间阶,可演奏不同乐曲。

乐舞

商代乐舞,可考证的有《桑林》和《劐》(&ldo;劐&rdo;去&ldo;刂&rdo;加&ldo;氵&rdo;)。

&ldo;桑林&rdo;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ldo;社&rdo;(土地神)同。

直到春秋的墨子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ldo;桑林&rdo;仍是万人瞩目的盛大祭祀活动。

&ldo;桑林&rdo;之祭所用的乐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称为《桑林》了。

《劐》(&ldo;劐&rdo;去&ldo;刂&rdo;加&ldo;氵&rdo;)在周代被用来祭祀周的先母姜,其内容应与其祭祀性质有关。

除传世文献外,甲骨文中也记录有一些祭祀乐舞,但过于简略,很难详考。

商朝王系表(1766bc--1122bc)

太乙-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纣王)

天下朝宗的西周

(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0年)

散氏盘(西周)通高206厘米 清乾隆年陕西省凤翔县出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因铭文中有&ldo;散氏&rdo;而得名,以其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著称于世,为中华文物之宝。

一出殷商史刚刚落下帷幕,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周史又拉开了序幕。

在这幕启幕落之际,不知我们是否注意到:无论表面的形式如何的不同,历史却在某些方面惊人的重复着。

譬如关于一个朝代的兴衰,过去的夏商王朝皆兴盛于施行仁德之政的贤王,如禹和商汤;皆亡于残酷暴虐之王,如桀和纣。

而且那些仁德之主都敬天畏地,遵循着上天的警示,不断修德于天下;反之,那些暴戾的君王则无视上天反复的警示,逆天叛道,而最终走向毁灭。

那么新开启的这幕历史又如何呢?在此后中华舞台上上演的一幕幕历史大戏又如何呢?或许,答案就在这历史大戏台的幕启幕落间;或许在这不断上演的大戏落幕的时候,我们才可以了解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让我们先继续看这新的一幕历史正剧。

相邻小说
重生成新晋影帝  [韩娱同人]偶像萌于虎  随身男神:大神追妻法则  翌嫁傻妃  娱乐圈之养一只间七  [古耽]逢君  我在星际靠玄学养崽  含羞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生化来袭  注孤生反派被迫万人迷[穿书]  兽世独宠:兽夫,太忠犬  了不起的小短腿  狙魔特工  小桥疑案  盲流  一只娘子出墙来  富有爱国精神的罗宾  你也是蘑菇吗  重生之将军总把自己当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