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102章

不义之战从来都不会得到支持,一时间,东瀛人在美国的风评极差。

但无论如何,在华夏不抵抗的政策下,东瀛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占据了东北全境,并因为国际上的不认可,而扶持了伪满洲国政权。

而国内,愤慨归愤慨,却也普遍有了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因为东瀛人终于不再南下了,大家都安全了。

同时,除去一开始某位中央人物发表了一篇招致骂声的通告外,很快舆论媒体就把矛头对准了东北的某位少帅,说是他拒不抵抗,因而才导致东北连番失陷。

可是仔细想想,张大帅死于东瀛人的谋杀,张少帅就算再没用,也不可能不恨东瀛人吧,东瀛人都欺负到头上来了,难道他会不想报仇?何况东北是他的家,是他的地盘,哪怕是为了利益,他也不可能轻易率领部队逃走。

就算他真的贪生怕死,下令让军队撤退了,可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东瀛就占领了大半东北,而军队内部又抗战情绪激烈,他怎么还会依然龟缩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本就是某位中央人物的命令,他直接对张少帅下达了不要抵抗的命令。

当然这位中央人物也知道某位少帅好摆弄,所以当时给他的信件可能就是类似&lso;保存实力,切勿与日军死拼之类&rso;的话,而张少帅身边人多嘴杂,他自己又缺少战略思维,认为东瀛不会这么大面积的侵华,所以就顺着台阶下了,真的没有抵抗。

于是张少帅晚年的时候才会说,不抵抗的命令就是他自己下达的,与中央政府无关。

所以说起来,他还是一个敢作敢为的汉子,至少没有几个人有胆魄说这种话,他对世人承认自己是华夏民族的罪人。

因为世人多是,哪怕做错了,也始终死撑着不肯认错的。

很多曾站在世界权力顶点的人物,都可能因为一时的错误政策,让无数百姓为之陪葬,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站出来承认自己在某个时刻的某个选择是错误的,以至于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呢?

无论如何,在当下,这位少帅的确是众矢之的,各大报刊纷纷把矛头对准了他,他躲在官邸里不肯见人,而东北南下流亡的人聚集在他的官邸外,学生和进步人士也聚集在他的官邸外,报社记者和各种闲杂人等更是聚集在他的官邸外,人们或是抗议,或是辱骂,或是求他带兵杀回东北,可是他依然龟缩不出。

正在这时,也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精忠报国》,很快许多人都开始跟着唱了,到后来所有人都唱了起来,很多人唱红了眼睛,边哭边唱。

这首《精忠报国》被雪兰改过歌词,本就是为了配合小说中,宋国被北方蛮族侵略了北方土地,而国人想要夺回这片土地的心情,而现在却难得合情合景,歌词杀气腾腾,又悲壮感人,当无数人聚集在广场上齐声合唱时,那种悲痛故土沦丧和想要收复国土的决心着实让人动容。

&ldo;狼烟起,江山北望……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rdo;很多人都唱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人们一遍一遍唱着,到高唱歌曲的最后一小节时,以至声嘶力竭,撕心裂肺。

&ldo;我愿血洒松江畔,堂堂中华不惧外辱来犯!

我愿血洒松江畔,堂堂中华不惧外辱来犯!

&rdo;

到最后,多日里一直不肯见人的少帅打开了官邸的大门,他站在阳台正中央的位置,双目含泪,大声跟着众人唱了一句。

&ldo;我愿血洒松江畔,堂堂中华不惧外辱来犯!

&rdo;

&ldo;我愿血洒松江畔,堂堂中华不惧外辱来犯!

&rdo;

这件事情上了当日的报纸头条。

我愿血洒松江畔,堂堂中华不惧外辱来犯!

一行字更是被重彩浓墨地标注了出来。

那一天,有人在报纸上叹息,张家郎啊张家郎,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相邻小说
沉浸式养成傲娇仙尊  在全校面前和死对头表白了  关心的快穿生活  福运娇娘  军少私宠:千金检察官  女扮男装后我在衙门当差  [综漫]我曝光了所有名场面  [综漫]从带货直播开始的万界交流  A的自我修养[女A男O]  婚前试爱  绅士的庄园  绝色替嫁王爷妻  美人惑君  年代文真千金的绿茶妈[穿书]  长公主休夫纪事  弃妇觉醒后[双重生]  本土女主逆袭之路  躁动  拯救可怜奴隶王  衔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