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10章

相信世界有一个独立于一切意识的本来面目,这一信念蕴涵着一个假设,便是如果我们有可能站到世界之外或之上,也就是站在上帝的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看见这个本来面目了。

上帝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这也正是史铁生喜欢做的猜想,而他的结论也和西方现代哲学相接近,便是:即使在上帝眼里,世界也没有一个本来面目。

作为造物主,上帝看世界必定不像我们看一幅别人的画,上帝是在看自己的作品,他一定会想起自己有过的许多腹稿,知道这幅画原有无数种可能的画法,而只是实现了其中的一种罢了。

如果我们把既有的世界看作这实现了的一种画法,那么,我们用海德格尔的&ldo;存在&rdo;概念所喻指的就是那无数种可能的画法,上帝的无穷创造力,亦即世界的无数种可能性。

作为无数种可能性中的一种,既有的世界并不比其余一切可能性更加实有,或者说更不具有虚构的性质。

唯有存在是源,它幻化为世界,无论幻化成什么样子都是一种虚构。

第一,存在在上帝(=造化)的虚构中显现为世界。

第二,世界在无数心灵的虚构中显现为无数个现象世界。

准此,可不可以说,虚构是世界之存在的本体论方式?

据我所见,史铁生可能是中国当代最具有自发的哲学气质的小说家。

身处人生的困境,他一直在发问,问生命的意义,问上帝的意图。

对终极的发问构成了他与世界的根本关系,也构成了他的写作的发源和方向。

他从来是一个务虚者,小说也只是他务虚的一种方式而已。

因此,毫不奇怪,在自己的写作之夜,他不可能只是一个编写故事的人,而必定更是一个思考和研究着某些基本问题的人。

熟悉哲学史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些问题皆属于虚的、形而上的层面,是地道的哲学问题。

不过,熟悉史铁生作品的读者同时也一定知道,这些问题又完完全全是属于史铁生本人的,是在他的生命史中生长出来而非从哲学史中摘取过来的,对于他来说有着性命攸关的重要性。

取&ldo;务虚笔记&rdo;这个书名有什么用意吗?史铁生如是说:&ldo;写小说的都不务实啊。

&rdo;写小说即务虚,这在他看来是当然之理。

虽然在事实上,世上多的是务实的小说,这不仅是指那些专为市场制作的文学消费品,也包括一切单为引人入胜而编写的故事。

不过,我们至少可以说,这类小说不属于精神性作品。

用小说务虚还是务实,这是不可强求的。

史铁生曾把文学描述为&ldo;大脑对心灵的巡查、搜捕和捉拿归案&rdo;,心灵中的事件已经发生,那些困惑、发问、感悟业已存在,问题在于去发现和表达它们。

那些从来不发生此类事件的小说家当然就不可能关注心灵,他们的大脑就必然会热中热战于去搜集外界的奇事逸闻。

应该承认,具体到这部小说,&ldo;务虚笔记&rdo;的书名也是很切题的。

这部小说贯穿着一种研究的风格,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人的命运问题,因此不妨把它看做对人的命运问题的哲学研究。

当然,作为小说家,史铁生务虚的方式不同于思辨哲学家,他不是用概念、而是通过人物和情节的设计来进行他的哲学研究的。

不过,对于史铁生来说,人物和情节不是目的,而只是研究人的命运问题的手段,这又是他区别于一般小说家的地方。

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常常仿佛看见在写作之夜里,史铁生俯身在一张大棋盘上,手下摆弄着用不同字母标记的棋子,聚精会神地研究着它们的各种可能的走法及其结果。

这张大棋盘就是他眼中的生活世界,而这些棋子则是活动于其中的人物,他们之所以皆无名无姓是因为,他们只是各种可能的命运的化身,是作者命运之思的符号,这些命运可能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看世界的两个相反角度是史铁生反复探讨的问题,他还把这一思考贯穿于对小说构思过程的考察。

相邻小说
将夜  碎句与短章  魔王非要当我魔后  道侣  穿越之唐时明月  老公总是偷穿我内裤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魔王看上勇者之后[西幻]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豪门宠婚,爵少你别闹  末世小娇妻  别急,容我先开一局游戏  三国:开局擒杀张飞  没有姨妈巾的世界  抢个红包做网红  云深清浅时  一人之下:海陆空最强生物  爱情不风流(短篇集)  农门纪事  穿成阴鸷昏君的病弱小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