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6章

199710

朝圣的心路4 [本章字数:2294 最新更新时间:2009-02-0513:26:310]

----------------------------------------------------

勇气证明信仰

在尼采挑明&ldo;上帝死了&rdo;这个事实以后,信仰如何可能?这始终是困扰着现代关注灵魂生活的人们的一个难题。

德裔美国哲学家蒂利希的《存在的勇气》(1952)一书便试图解开这个难题。

他的方法是改变以往用信仰解释勇气的思路,而用勇气来解释信仰。

我把他的新思路概括成一句最直白的话,便是: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并不证明有勇气,相反,有精神追求的勇气却证明了有信仰。

因此我们可以说,当一个人被信仰问题困扰??这当然只能发生在有精神追求的勇气的人身上??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了。

蒂利希从分析现代人的焦虑着手。

他所说的焦虑指存在性焦虑,而非精神分析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那种病理性焦虑。

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物,这意味着人在自身中始终包含着非存在,而焦虑就是意识到非存在的威胁时的状态。

根据非存在威胁人的存在的方式,蒂利希把焦虑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非存在威胁人的本体上的存在,表现为对死亡和命运的焦虑。

此种焦虑在古代末期占上风。

二是非存在威胁人的道德上的存在,表现为对谴责和罪过的焦虑。

此种焦虑在中世纪末期占上风。

三是非存在威胁人在精神上的存在,表现为对无意义和空虚的焦虑。

蒂利希认为,在现代占主导地位的焦虑即这一类型。

如果说焦虑是自我面对非存在的威胁时的状态,那么,存在的勇气就是自我不顾非存在的威胁而仍然肯定自己的存在。

因此,勇气与焦虑是属于同一个自我的。

现在的问题是,自我凭借什么敢于&ldo;不顾&rdo;,它肯定自己的存在的力量从何而来?

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主义的回答是,力量就来自自我,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自我是绝对自由的,又是绝对孤独的,因而能够也只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肯定自己。

蒂利希认为这个回答站不住脚,因为人是有限存在物,不可能具备这样的力量。

这个力量必定另有来源,蒂利希称之为&ldo;存在本身&rdo;。

是&ldo;存在本身&rdo;在通过我们肯定着它自己,反过来说,也是我们在通过自我肯定这一有勇气的行为肯定着&ldo;存在本身&rdo;之力,而&ldo;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个力&rdo;。

在此意义上,存在的勇气即是信仰的表现,不过这个信仰不再是某种神学观念,而是一种被&ldo;存在本身&rdo;的力量所支配时的状态了。

蒂利希把这种信仰称做&ldo;绝对信仰&rdo;,并认为它已经超越了关于上帝的有神论观点。

乍看起来,蒂利希的整个论证相当枯燥且有玩弄逻辑之嫌。

&ldo;存在本身&rdo;当然不包含一丝一毫的非存在,否则就不成其为&ldo;存在本身&rdo;了。

因此,唯有&ldo;存在本身&rdo;才具备对抗非存在的绝对力量。

也因此,这种绝对力量无非来自这个概念的绝对抽象性质罢了。

我们甚至可以把整个论证归结为一个简单的语言游戏:某物肯定自己的存在等于存在通过某物肯定自己。

然而,在这个语言游戏之下好像还是隐藏着一点真正的内容。

自柏拉图以来,西方思想的传统是把人的生活分成两个部分,即肉身生活和灵魂生活,两者分别对应于人性中的动物性和神性。

它们各有完全不同的来源,前者来自自然界,后者来自超自然的世界??神界。

不管人们给这个神界冠以什么名称,是柏拉图的&ldo;理念世界&rdo;,还是基督教的&ldo;上帝&rdo;,对它的信仰似乎是绝对必要的。

因为如果没有神界,只有自然界,人的灵魂生活就失去了根据,对之便只能做出两种解释:或者是根本就不存在灵魂生活,人与别的动物没有什么两样,所谓灵魂生活只是人的幻觉和误解;或者虽然有灵魂生活,但因为没有来源而仅是自然界里的一种孤立的现象,所以人的一切精神追求都是徒劳而绝望的。

相邻小说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将夜  穿越之唐时明月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抢个红包做网红  三国:开局擒杀张飞  云深清浅时  老公总是偷穿我内裤  别急,容我先开一局游戏  农门纪事  碎句与短章  豪门宠婚,爵少你别闹  魔王非要当我魔后  道侣  末世小娇妻  魔王看上勇者之后[西幻]  没有姨妈巾的世界  爱情不风流(短篇集)  一人之下:海陆空最强生物  穿成阴鸷昏君的病弱小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