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6章

对于新的真理的发现者,新的信仰的建立者,舆论是最不肯宽容的。

如果你只是独善其身,自行其是,它就嘲笑你的智力,把你说成一个头脑不正常的疯子或呆子,一个行为乖僻的怪人。

如果你试图兼善天下,普渡众生,它就要诽谤你的品德,把你说成一个心术不正、妖言惑众的妖人、恶人、罪人了。

------------

哲学(1)

------------

两千年来哲学的一个迷误是,混淆了灵魂和头脑所寻求的东西。

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

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

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

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因此,如果把哲学的作用归结为慰藉,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歪曲哲学的内涵。

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都不可能有所谓标准答案,可贵的是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本身,使我们对那些根本问题的思考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

哲学在理性与终极关切之间保持着一种紧张关系,一方面使终极价值处在永远不确定和被追问的状态,防止信仰的盲目,另一方面使理性不自囿于经验的范围,力求越界去解决更高的任务而不能,防止理性的狭隘和自负。

人的根本限制就在于不得不有一个肉身凡胎,它被欲望所支配,受有限的智力所指引和蒙蔽,为生存而受苦。

可是,如果我们总是坐在肉身凡胎这口井里,我们也就不可能看明白它是一个根本限制。

所以,智慧就好像某种分身术,要把一个精神性的自我从这个肉身的自我中分离出来,让它站在高处和远处,以便看清楚这个在尘世挣扎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可能的出路。

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家是一种分身有术的人,他的精神性自我已经能够十分自由地离开肉身,静观和俯视尘世的一切。

哲学就是分身术,把精神自我从肉体自我中分离出来,并且立足于精神自我,与那个肉体自我拉开距离,不被它所累。

如果这个距离达到了无限远,肉体自我等于不存在了,便是宗教的境界了。

历史是时代的坐标,哲学是人生的坐标。

形而上学实际上是人和自己较劲。

人本是有限,必归于虚无,不甘心,于是想上升为神,变为无限。

可是,人终归不能成为神。

也许应该和解,不要太和自己较劲了,在无限与虚无之间,也肯定有限的价值。

人类天性中有一种不可消除的冲动,就是要对世界和人生的问题追根究底。

这种冲动虽说提升了人类存在的精神品质,但并不有利于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

仿佛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上天就只让这种冲动在少数人身上格外强烈。

古往今来,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里,都有这样一些怀着强烈的形而上学冲动的人,不妨说,他们是一些中了形而上学之蛊的人。

这样的人倘若同时具有巨大的才能,就可能成为精神领域里的天才。

可是,倘若才能不足以驾御强烈的冲动,情形就惨了,很可能会被冲动所毁而毫无积极的结果。

在一般人眼里,凡是痴迷于精神事物的人都有疯狂之嫌,区别在于,有的人同时是天才,有的人却仅仅是疯子。

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是人类精神追求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哲学存在于一切感悟着人生的心灵中和思考着人生的头脑中,把它仅仅变成一种正业,至少是对它的缩小。

我不信任一个只务正业的哲学家,就像不信任一个从不逃课的学生一样。

相邻小说
小仙女娇宠日常  学霸很忙[重生]  宝贝,宝贝  风中的纸屑(短篇集)  一人之下:海陆空最强生物  穿越秦国一小兵  岁月与性情(短篇集)  重生后她美貌更甚  魔王看上勇者之后[西幻]  走马锦城西  穿越之唐时明月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末世余生录  老板非要和我结婚  史上最穷土豪  影帝是棵小白杨  错献偏执新君后  男神一心只想报效国家[快穿]  星际浪子  没有姨妈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