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七嘴八舌,畅谈不休。日本朋友看上去也非常兴奋,兴致很高。他们心里怎么想,我当然不得而知。然而在这气象恢宏,鬼斧神工般的小三峡中,大自然景观的威力压在每一个人头上,令人目眩神移,谁也无法否认摆在眼前的这个事实了。
对我个人来讲,过去不知道有多少次了,我目击祖国的名山大川,常常感慨万端。过去我朦朦胧胧不甚了了的小三峡,现在又摆在我的眼前,我说不出话来。自然的伟大和威力,我这一支拙笔是描绘不出来的。我虔心默祝,感谢大自然独垂青于我中华,独钟爱我们的赤县神州。我感到骄傲,感到光荣,觉得我们这一片土地真是非常可爱的。这种感觉或者感情,将永远保留在我内心深处。
1992年11月24日
《季羡林自选集》跋
季羡林先生是我尊敬的国学大师,但他的贡献和意义又远在其学问之上。我尝问先生:&ot;你所治之学,如吐火罗文,如大印度佛教,于今天何用?&ot;他肃然答道:&ot;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ot;严谨的治学态度发人深省。此其一令人尊敬。先生学问虽专、虽深,然文风晓畅朴实,散文尤美。就是有关佛学、中外文化交流,甚至如《糖史》这些很专的学术论著也深入浅出,条分缕析。虽学富五车,却水深愈静,绝无一丝卖弄。此其二令人尊敬。先生以教授身份居校园凡六十年,然放眼天下,心忧国事。常忆季荷池畔红砖小楼,拜访时,品评人事,说到动人处,竟眼含热泪。我曾问之,最佩服者何人。答曰:&ot;梁漱溟&ot;。又问再有何人。答曰:&ot;彭德怀。&ot;问其因,只为他们有骨气。联系&ot;文革&ot;中,先生身陷牛棚,宁折不屈,士身不可辱,公心忧天下。此其三令人尊敬。
先生学问之衣钵,自有专业人士接而传之。然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则应为学术界、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所学、所重。而这一切又都体现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于是遂建议于先生全部著作中,选易普及之篇,面对一般读者,编一季文普及读本。适有漆峻泓先生、华艺出版社领导多方促成,于是有此选本问世,庶可体现初衷。
梁衡
2008年3月25日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如侵权,请邮件联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当我怀了最后一只神明崽后 丧家犬 非典型性营业 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 贤行润身 流明之罪 秦王嬴政 笑一笑,多好 论期末不挂科的正确方式 隔壁那个坏猎户 带着淘宝到古代 猫蛊手记 耕田人家:陛下宠妻有瘾 真心道 咬红唇 我做白事知宾那些年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我养的渣攻人设崩了 朱雀小厨想养A神 晴空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