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7章

孔子的礼和仁,既是社会政治概念,又是伦理道德概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只有仁礼结合,才是孔子的理想:建立有等级但不过分对立,行仁爱但仍有差别的社会,形成从良心出发自觉行礼,以义务为准努力行仁的道德生活。

仁是礼化的仁,礼是仁化的礼,因此兼爱不是孔子的仁,杀人殉葬3、苛政害民4也不合孔子的礼。

孔子思想的实质或核心既不是单纯的仁,也不是单纯的礼,而是仁与礼的结合。

‐‐‐‐‐‐

注释:

1&ldo;仁&rdo;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极重要的范畴,是孔子首先提出,并为后世所接受的。

2《礼记&iddot;檀弓上》载,曾子夸耀自己在双亲去世时,七天水浆不入口。

子思认为这并不合礼。

礼要求人们在亲丧时三天水浆不入口,都须以此为准,过头的和不及的都不对。

3子曰:&ldo;始作俑者,其无后乎!&rdo;(《孟子&iddot;梁惠王上》)是说首先作俑的人以人形的物件去殉葬缺德,恐怕不会有后代。

他反对以俑殉葬,当然更反对杀人殉葬了。

4《礼记&iddot;檀弓下》教孔子批评逼得百姓走投无路的苛政,说&ldo;苛政猛于虎也&rdo;。

第四节中庸

仁与礼是孔子的原则,要把这些原则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加以实现,必须有正确的准则与方法。

孔子认为这个准则与方法就是中庸。

何谓中庸?所谓中有中正、中和1两层意思,所谓庸,即是用,即是常。

2因此中庸也就是把中和与中正当作常道加以运用3。

殷人重视中正,以中为治国之道。

周人重视中和,以和为治国之道。

周人灭商后,周公注意吸收殷人执中的政治经验,使中与和两大政治理念初步结合。

孔子提出中庸,将中和进一步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价值理想,价值标准。

从中或中正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地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

一次子贡问孔子如何评价另外两位弟子。

孔子说,这两个人,一个过,一个不及。

子贡问,过比不及好吧?孔子说,过与不及一样不好。

(《先进》)因此中庸即是避免过与不及,做到&ldo;允执其中&rdo;。

(《尧曰》)中是两极或两端之间的东西,避免了两端才有中,可是为避免两端,首先必须把握两端。

孔子认为大舜是运用中庸的能手,关键在于他善于抓住两端。

孔子说:&ldo;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rdo;(《礼记&iddot;中庸》)两端是随处可见的,譬如治民有过严过宽;租赋有过重过轻;行礼有过隆过简等等。

把握两端之后,经过量度便可以找到不严不宽、不重不轻、不隆不简的中点。

上节所说,居丧期间三日不食,即是执两用中的好例。

父母亡故,饭菜照吃,无所表示,这是不及,过于哀痛,七日不食,毁了身体,这是过头,在这二者之间,取三日不食,恰是无过无不及的中正处。

从和或中和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

譬如仁与礼两条原则,如果按照中和的思想,不能单纯行礼而不顾仁,也不能单纯行仁而不顾礼,相反地应该是行礼时考虑到仁的制约,行仁时考虑到礼的制约,这样实行出来的即是仁礼的中和。

实行仁礼中和,就是既行了礼,也行了仁,否则,这两条原则不可能得到贯彻。

所以仁、礼与中庸实际上是一回事。

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思想、意见、看法,也要用中庸的办法,使它们相互补充制约,达到最满意的结合。

切忌只要一端而取消另一端,譬如君主有一种意见,臣下原本有自己的看法,但不能坚持,完全一边倒地拥护君主意见。

这是同而不是和,同表面上好,但实际上埋藏着祸根,在高位的人尤其是君主被一言堂的假相迷惑,把错误当作正确,结果是越陷越深,不可收拾。

相邻小说
善气迎人  影帝养了只兰花精  他们都说朕是傀儡  彼可敌仇  算你狠  [综漫]在高专当保姆  庶子为王  最后两千块  穿成了恶毒女配后  一姐跟我炒CP  定海浮生录  从相声开始的巨星  和直男竹马告白后他失忆了  异兽废柴  温柔的野兽  反派女配你支棱起来[快穿]  天降福星  钓系美人手撕花瓶剧本后爆红了  被克系男友偏宠的强悍金丝雀  老房子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