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147 儒皮法骨

“在说赵飞燕姐妹前,我们先简单捋一捋她们所处时代背景。

前面说到卫太子一脉唯一的遗孤刘病已成为了大汉天子。

刘病已登基后,因其名字为常见字,担心百姓避尊者讳而有不便,于是更名刘询。”

“汉宣帝刘询在位时国家进一步实现了休养生息,史称孝宣中兴亦或是孝宣之治。

作为帝王职业中出生即达成坐牢成就,虽非开国之君却没有接受过皇帝职业规培的皇帝。

刘询在登基后,根据前辈经验,对大汉治国之道做了个一个总结:即‘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

“儒术过于依赖‘人治’,而所谓人治又太过讲究人情世故。

人皆有私欲,即便是圣人都无法免俗,因此这些私欲需要‘法’来束缚。

如果说儒的具现是道德,那么法就是最低的道德行为标准。

后世之人总结封建王朝的统治相对认可的是儒皮法骨道家脑。”

听到“儒皮法骨道家脑”

,秦始皇和命运已经改变的秦二世扶苏皆是心下一震。

相较于后面的王朝,摸着石头过河的大秦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孩子,需要更多的理论指导来支持他们实践,走向更远。

侧重法家的秦始皇从这句话中意识到了儒家的作用,那就是以儒家来松弛太过紧绷的大秦。

而扶苏则意识到了即便要用儒家,也不能轻易舍弃法家。

如果说法家是大秦的基石,那么儒家却可作为大秦光鲜的外衣。

“在我们教科书上提到汉武帝会说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多人可能会以为他是那种喜欢儒术的帝王。

但实际操作中汉武帝只是用儒术的某些思想来加强中央集权,并没有真的专任儒术,即便是当时的大儒董仲舒也是被他用过就丢。”

“为了拍皇帝马屁,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许多大刀阔斧的‘注释’,去掉了孔孟二圣诸多‘不合时宜’的东西。

比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许多君王眼中就是不合时宜的,相较而言董仲舒将君放在第一位的君权神授显然更让皇帝们喜欢。”

“这种加工很讨皇帝欢心,但是人民群众不买账。

董仲舒这套理论省了汉武帝许多事情,但董仲舒在后世名声可不咋样,反正对于这位大儒我是不太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的。

君权神授不是加强集权的必须内容,但后面却遗毒不浅。”

“在百姓普遍没有读书机会的时代,君权神授这种东西于聚拢人心,加强中央集权确实是一条捷径。

但怕就怕有些谎话说久了,不仅骗了百姓,连自己也骗了。

许多君王用来糊弄下层百姓的东西,最后基本是把自己的后人一并忽悠进去了。”

“真以为当了皇帝就江山稳固不可动摇了,却忘了百姓才是君王坐稳皇位的基石。

实际上,绝大多数皇帝只是自己投了个好胎,出生即巅峰,偏还不知道珍惜。”

“当然了这话是阴阳隋炀帝、明英宗这类败家子皇帝的,不包括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这类布衣天子,以及像始皇帝、唐太宗、景泰帝这些或自己打天下。

或做大做强。

或挽大厦之将倾的君王。”

“不管是汉宣帝的总结还是后世之人在封建王朝的治国之道上的总结,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治国不能专任儒术。

相邻小说
蔷薇森林  我给亲爹换了个豪门  深情已迟暮  把虫族吃到濒危[星际]  没有人知道  夜市里的倪克斯  七零年代丧系病美人  从女太医穿成赤脚医生[七零年代]  蜻蜓飞行日记  我竹马十分凶险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长兄如父,专治不服  折青梅  旧婚  女囚代号14146[无限]  我在年代文里开点心铺  烈风吻玫瑰  刀锋温柔  兄弟模拟器  你能不能别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