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二百六十六章 终结一

二百六十六章终结(一)

京师。

短暂的普天同庆狂欢过后,朝中又陷入一片空前大乱。

改土归流、苗疆分兵永镇、多派流官教化蛮夷等种种喧嚣要么被圣天子不动声色地留中不发,要么被朱燮元为首的一派据理力争,总算差强人意地应付过去。

然后,就节外生枝地闹了一出小插曲:朱燮元力辩不可叫罗乾象分屯苗地以免其做大的折子,被一字不漏地发在朝廷的邸报上!

这下好了,整个大明都知道了这件事——当然包括已经被封了高州伯的总兵官罗乾象本人。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肯定不是因为单纯的疏忽,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不过,大明并没有什么《保密法》——萨尔浒之战,兵分四路哪一路谁做主帅走哪条道什么时候在哪里汇合等等,统统白纸黑字在邸报上写得明明白白,努尔哈赤舒舒服服坐在热炕头上啃着烤猪腿就全了然于胸……这等“小事”

,当然没人会在意。

朱燮元看着邸报只是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去追究,不仅立即会陷入“君子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

、“如果你不是心虚为什么会怕公开说出来”

的烂泥潭里永远纠缠不清而且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更会将此事推波助澜,导致与罗乾象为代表的苗裔将领集团的关系急剧恶化。

总兵官是正二品武职。

当然,武职的正二品,其实际地位比文官品秩仅正四品的知府还略略差了些,莫说身为大学士的阁老,即便是尚书巡抚按察使,收拾个武夫那也叫轻而易举。

不过,此时的罗乾象已经受封高州伯,这个身份便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究其本源,其实来自于春秋的分封制度。

周天子分封天下,同样是有封国的“国君”

,诸侯按功劳大小分为五等:第一等称“公”

,这一类比较特别,要么是死后追加的褒封,要么是王畿内的诸侯,如周公、召公,要么是与周王室关系特别密切的,如滹国、虞国的国君;第二等称“侯”

,这些都是大国国君,比如齐、鲁、卫、晋等国;第三等称“伯”

,小一些的诸侯国君,如曹、毛、郑等国;第四等称“子”

,特指蛮夷之地的诸侯,如楚、吴、越、莒等;最后称“男”

的,是特别小的小国,如许国。

再后来周天子式微,所谓的礼崩乐坏,所有诸侯都给自己升级,一开始是都叫公,齐桓公晋文公什么的,再后来有了称王的也有了称帝的,唯恐不能鹤立鸡群——其他虽比不过,名号比你牛也可以关起门来自豪一下。

直到嬴政横扫六合,给自己发明了个唯我独尊的“皇帝”

称号,原本属于封国国君的五等爵便降格成为贵族的等级高下标准了。

再到大明,国朝初定,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们都被封了公侯伯三等爵位——子爵和男爵两个头衔太低没人领,也就形同作废。

明朝的爵按受封对象的身份分两种,一种是宗室,一字亲王、二字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那些;一种是外戚勋臣,就是公侯伯。

理论上,爵位也有对应的官秩上的品级,公对应一品,封地应该称国(国公)、侯对应二品,封地称郡(郡侯)、伯对应三品,封地称县(县伯)……天朝是礼仪之邦,为了细分尊卑,同一等爵位里还要再分个高下,那便在“勋位”

上做文章。

比如刘超和罗乾象,一个是绥阳伯一个是高州伯,二位都是“伯”

相邻小说
当万人迷穿成灵异文炮灰  布偶猫精直播养老虎[穿书]  重生剑修沉迷抽卡  [综漫]二次元的重组家庭  您完全不打算营业是吗  和大佬作对后被嗑cp了[电竞]  别太野[电竞]  神豪:开局打赏主播一个亿  沙雕男友是外星alpha  枭雄1990  男孩子不能轻易掉眼泪  女主把恶毒女配连人带剧本一起抢走了[快穿]  被男主退婚后嫁给他叔了[穿书]  我在古代养夫郎  世界一级艺术狂徒  穿成女装大佬男配  被虐重生后,真千金杀疯了  离婚后开始谈恋爱GL  继承家业后我被遗产盯上了  女装大佬无限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