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81章

杜甫贸然走他乡,过于相信亲朋,全家陷入困境。

零下十几度,他穿不暖睡不暖,每天凌晨出发,带着二十岁的大儿子,进山挖黄独。

苦苦捱了一个月,眼看有人要饿死,杜甫和妻子紧张商议,决定长途跋涉,到天府之国成都。

他写诗感叹说:&ldo;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rdo;

一家老小又上路了。

时在十二月,最寒冷的日子。

他沿途写诗,一直写到剑阁。

这一年里,杜甫从洛阳返华州,从华州到秦州,从秦州到同谷,从同谷向遥远的成都进发,几千里折腾,受冻挨饿,却是写诗最多的年份。

秦州三个月,他写了八十多首诗。

他辗转飘泊,遣兴抒怀,详细记录边塞风物、羌胡习俗,每到一地必写诗。

我们不禁想问:究竟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他?换成其他人,愁都愁死了。

也许是因为他见识过了天南地北的各种苦难,所以对自己的遭遇并不在乎。

他的精神承受力异乎寻常。

他是皱着眉头的乐天派,对后世读书人影响不小。

自己居无定所,还牵挂散落各地的兄弟们: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月夜忆舍弟》

杜甫一连三夜梦见李白,于是怀疑李白死了,写《梦李白二首》:&ldo;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rdo;

杜甫想念李白,一如念叨亲人。

此人是个利他主义者,并且毫不勉强。

为什么这样?研究他,应当刨根问底。

杜甫一家人,走了整整一年才走到成都。

当时的成都,号称十万户,实际人口在二十万左右。

繁华仅次于扬州,民间有&ldo;扬一益二&rdo;的说法。

成都又称益州。

安史之乱,扬州也遭到破坏,而成都远离战火。

相邻小说
三朝北盟会编  诛仙长生传  我只想在狗血文里吃口瓜[穿书]  铁血三国  温暖的人皮  变成人后我和影帝HE了  血钞票  末世之人鱼传说  [红楼]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符画天下  田园之医妻有毒  寂静深处有人家  末日光芒  一笔多情  幸存者  生而为O,为O当A  重生之喜相逢  有生之年  新宠  宫主夫人?谁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