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23章

同时,我也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要独尊儒术呢?儒术不等于儒家学说,它已经迅速变成了统治术。

百家争鸣不好,各种思想自由竞争的局面应当被打破,就连已被证明对管理国家非常有效的黄老学说也靠边站了,儒术一统天下,霸道得很。

汉武帝独尊儒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

司马谈让儿子拜儒者为师,也是当时的风气使然,适当为儿子考虑一下仕途。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眼下都说应试教育不好,但是做父母的,却又希望儿女考高分。

形势比人强,古今都是这个道理。

不过,司马谈并未对儿子说:现在道家不吃香了,赶快扔掉它,改学儒术!

司马谈不是赶时髦的投机分子,司马迁更不是。

父子二人秉性相似,都是西北汉子,有骨气的知识分子。

他们对儒家学说也并不反感。

到后来,经过孔安国、董仲殊的调教,司马迁对孔夫子毕恭毕敬。

司马迁二

茂陵这地方,距长安不过几十里,等于在天子脚下。

汉武帝将富豪往这儿赶,一个明显的意图是强化皇权,免得这些人在各地生事。

因为有钱人多,一座繁华的小城很快就建起来了。

而司马迁当初在穷人堆中混,并不觉得自己穷,但现在不同了,满街的华屋美宅,高车大马,贵妇人贵公子成群结队。

司马迁完全不受刺激是不可能的,邻居小孩儿吃什么玩什么,他不会没印象。

他怀念家乡放牛牧羊的小伙伴,并由此建立他强烈的草根意识。

他是要子承父业的,他崇拜自己的父亲。

他脑子里装满了故事,近代的,远古的,种类繁多,这显然是一笔非同寻常的财富,邻居小孩儿只能眼巴巴望着他,希望每天都能听他讲。

如果他父亲开个茶馆说书,一定生意兴隆,长安人也会坐车来听。

当时还没有这个行当。

即使有,司马谈也不会干。

祠堂里的祖先们没一个会同意,耕读传家也是好的。

战国时有个司马错,曾在秦国做高级幕僚,左右秦王的能力胜过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他是司马家族的荣耀。

汉武帝基于大一统的战略招贤纳士,司马谈希望儿子成器,将来比他强。

司马迁自己讲,他&ldo;十岁诵古文&rdo;。

这个天才少年的目光所以,几乎包括当时所有能用文字记载的东西,《周易》、《尚书》,《春秋》、《左传》、《国语》、《诗经》、《战国策》、诸子著述,这些都不用说了,他还学习天文、地理、兵法、商业、域外风物……想想他的书房,竹简堆得有多高。

一般的人,早就被茫茫书海淹没了,司马迁却能戏水,甚至能够踏浪,说他是天才好像还不够,他简直是神仙。

有一个词:学究天人。

司马迁就是这种人。

今天的学者,也许单攻一本书,就够他一辈子呕心沥血了。

从春秋战国到前汉,大约六百年,中国不缺学贯古今视野广阔的人物,司马迁只是其中之一。

秦始皇搞了一次焚书运动,汉武帝又来独尊儒术,思想的大道逐渐就变成小道了,催生思想的沃土日趋贫瘠。

相邻小说
诛仙长生传  末日光芒  新宠  血钞票  温暖的人皮  [红楼]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幸存者  有生之年  一笔多情  我只想在狗血文里吃口瓜[穿书]  铁血三国  寂静深处有人家  变成人后我和影帝HE了  重生之喜相逢  末世之人鱼传说  符画天下  宫主夫人?谁稀罕  三朝北盟会编  生而为O,为O当A  田园之医妻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