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5章

&ldo;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rdo;

美是精雕细琢。

美是展示最微妙的人生情态的差异。

差异的持存带动社会生活的多元化。

审美的强度,就是生命的、生存的高度。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文人越是到了穷途末路,越能&ldo;诗穷而后工。

&rdo;生存的落差,往往导至生命力的强劲反弹。

读鲁迅我们悟出:漂亮而坚硬的钻石般的文字乃是长期受力的结晶。

古代大文人,几乎全是生存落差的产物。

&ldo;落差&rdo;是在文人返身打量落差的时候显现为落差的。

而打量意味着:持久而深入地看,看人事,看自然,看鬼神。

&ldo;落差&rdo;是看出来的。

深入地看,于是有了超越性,有了向上的生命形态。

而深入的前提是能够深入,这里修身是关键:修道德之身,修审美之身,修悲悯之身。

以白居易为例:他在京城做着高官,却能学杜甫细看普天下的受苦人,不惜得罪那么多的权贵,写出直接干政的《新乐府》、《秦中吟》。

他投向那风雪中又冷又脏的卖炭翁的目光是多么深入。

当古代文人写出他们的生命体验的时候,这体验就通向了任何人,将生命的强度带给任何人。

而杰出艺术的获得有个前提:活得投入。

活得投入的人才&ldo;有&rdo;生存之落差。

陆游对唐琬长达六十年的怀念堪称范例。

深切的怀念源自深度生存。

古今人杰,没有一个是浅表性生存、活得嘻皮笑脸的。

顺便提一句:眼下具有病毒特征的、嚷着要&ldo;娱乐天下&rdo;的浅表性生存快餐式生存,正迅速消耗着自身。

我们日后要做的,只是跟踪残余病毒的转移。

这情形如同西方的&ldo;后现代主义&rdo;趋于式微,&ldo;新历史主义&rdo;登场。

康德说:&ldo;美是无利害的愉悦。

&rdo;

看见一朵花一片云,人就会高兴。

这高兴与生计无关,与功利无关。

&ldo;清风明月不用买。

&rdo;

传向千万年的艺术精品,均与功利无关。

唐诗之盛和唐朝的以诗取士是有关系的,宋词之盛与宋朝的文人主政也有关系。

但不能说李杜苏辛写诗词是为了取悦君王。

文学的自主性自律性至少从《诗经》就开始了,经由楚辞、司马迁、两汉乐府、魏晋风骨而自成浩浩江河,&ldo;流&rdo;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惊涛拍岸三千年。

虽有拍马文字扰乱视听,却不足以撼动江河。

即使是李杜写给权贵的那些&ldo;干谒诗&rdo;,谁在欣赏或模仿呢?

文学艺术的自主,就是审美的自主。

相邻小说
重生之喜相逢  寂静深处有人家  铁血三国  血钞票  新宠  [红楼]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温暖的人皮  末世之人鱼传说  末日光芒  宫主夫人?谁稀罕  田园之医妻有毒  诛仙长生传  生而为O,为O当A  有生之年  幸存者  三朝北盟会编  一笔多情  变成人后我和影帝HE了  符画天下  我只想在狗血文里吃口瓜[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