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3章

老谋深算的政坛人物,哪能由着性子锋芒毕露。

而杰出的政治家是既有锋芒又能内敛,其战略性眼光和战术性的步骤高度合拍。

古代文人的意气用事,北宋政坛可见一斑。

意气用事是说:意气有用事的空间。

而文人的意气用事对民族心理会产生难以测量的影响。

情感、情绪的逻辑畅行时,理性便缩小了地盘。

这当然与&ldo;人治&rdo;有关。

政治理性与制度的构建是同步进行的,古代官员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当文人越来越像个文人的时候,他离他想要追求的理想政治就越来越遥远了。

尽管如此,儒家文化的担当天下、以民为本,文人为官的高风亮节、博大胸怀、广阔视野,仍然是非常宝贵的民族遗产。

苏东坡这样的官员,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好官的楷模。

古代文人的不言利,在今天看也有问题。

我不知道圣人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反正圣人之言,是容易教人把&ldo;利&rdo;与小人相连,将&ldo;义&rdo;和君子相连。

君子固穷也罢了,他还要视富贵如浮云。

圣人为了防范人性恶讲了很多格言警句,却显然妨碍了人性的自由伸展。

窃以为,《论语》对人性是有遮蔽的,挡住了后来的思想家们投向欲望的视线。

汉儒、宋儒、明清诸帝又强化这个遮蔽。

欲望未能受到辨认和追问,反而导至一轮又一轮的欲望泛滥。

孔子轻视女人,设男女之大防,影响恶劣而深远。

即使在唐朝,即使是名流显贵的老婆也很难留下她们的姓名。

直到曹雪芹,才发出一声惊破千年的棒喝:女儿是水做的,钟山川之灵气,须眉男子是浊物!曹公笔下的姹紫嫣红的金陵裙钗,照亮几千年。

李泽厚老先生的《论语今读》,我反复看,受益非浅。

不过,利和欲两个层面,孔子的言论就摆在那儿,凭老先生怎么强为之辨也显得难圆其说。

仁义道德的宏大叙事,长期压制欲望和功利,而文人几乎都是儒者,自己受影响,又去影响更多的人,扩大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的覆盖面。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了,市民社会兴起了,但文人重义轻利的意识还是很顽固。

士大夫中的杰出分子,确实能做到君子固穷。

司马光王安石,两位名相,都不提倡消费的。

当然,他们有针对性:针对官僚阶层的骄奢淫逸。

辛弃疾这样的豪放人物,北方汉子,对南方大城市的商品贸易是颇有微词的。

苏东坡则发出感慨:&ldo;处贫贱易,安富贵难。

&rdo;东坡在富贵与贫贱之间反复折腾,将中国人的生命体验从几个方向推到极致,成为生命之绝响。

文化大师们身体力行,始终保持向上的姿态,而影响却是多方面的。

在广袤的民间,在从北到南的各类民风民俗中,钱、利、色这些字眼不能堂而皇之地说出来。

相邻小说
末世之人鱼传说  宫主夫人?谁稀罕  符画天下  我只想在狗血文里吃口瓜[穿书]  诛仙长生传  一笔多情  重生之喜相逢  血钞票  变成人后我和影帝HE了  [红楼]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田园之医妻有毒  幸存者  末日光芒  新宠  寂静深处有人家  三朝北盟会编  温暖的人皮  生而为O,为O当A  铁血三国  有生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