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1章

《名人谈老舍》作者:关纪新【完结】

茶馆的文化符号

沉重的《月牙儿》

京味儿漫谈

老舍笔下的新旧市民

老舍的幽默

老舍之死

旗人作家老舍

舒乙谈老舍的爱好

悦耳的老舍

6月11日《茶馆的文化符号》关纪新

央视国际2004年06月11日10:19

主讲人简介:

关纪新:1949年12月生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1982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获学士学位;1999年起,被聘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起,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副教授;2002年9月起,被聘为该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教授;1998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学术成果:2000年10月,学术著作《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获&ldo;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rdo;。

1999年10月,学术著作《老舍评传》获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ldo;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rdo;;1999年10月,文学论文《老舍,民族文学的光辉旗帜》获民族文学杂志社&ldo;建国五十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rdo;。

1994年10月,学术图集《中国满族》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ldo;第二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三等奖&rdo;。

内容简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老舍抚今追昔,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来之不易的戏来教育青少年,以支持宪法的宣传实施。

1956年,老舍开始动笔写就了话剧《秦氏三兄弟》,剧本四幕六场,人物众多,从光绪年间写到了1948年北平学生&ldo;反饥饿、反迫害&rdo;运动。

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艺读给时任院长的曹禺和总导演焦菊隐等人,曹禺他们被戏中第一幕第二场发生在一家旧茶馆里的那段戏深深吸引,遂建议老舍以这一场戏为基础另起炉灶,发展成一个描绘旧时代社会面貌的戏。

老舍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即拍板,三个月后交剧本。

期限一到,三幕话剧《茶馆》问世了。

《茶馆》从第一幕的晚清戊戌变法到第二幕的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写到第三幕的抗战结束,历经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在《茶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用老舍的话说:&ldo;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rdo;,曹禺先生晚年评价说:&ldo;《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rdo;。

与一般的戏剧作品不同,《茶馆》不是要讲述某个具体故事,它要表现的是三个历史时期所代表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现状,用老舍的话来说,就是要&ldo;葬送三个时代&rdo;。

《茶馆》的创作宗旨就在这里。

一向不熟悉政治斗争的老舍采用避生就熟的写作办法,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来折射社会的政治变迁。

《茶馆》对旧时代大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借助于剧中的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老舍通过对三个善良、质朴、正直人物命运悲剧的凭吊,痛诉了那个时代的怪异和丑陋。

现实主义是老舍的创作之魂,幽默风格和喜剧样式对老舍来说是一种机巧天成的结合与表达,讽刺喜剧《茶馆》将老舍的幽默艺术风格完美地引向了极致。

相邻小说
解密中国大案2006  不准摸我的鱼尾巴[重生]  三尺之外[师生GL]  神说要有光,但只给一半  公主贵性  渔夫的秘密  混沌新纪元从大宋开始  镇妖师在七零  嗜血医妃:邪王盛宠小野妃  我的石先生  妾妾丝雨  想吻你后颈  这竹马,我不要了  心灵之约  小记者和大总裁  好兄弟间没有纯友谊了吗  倾城弃妃  这世上另一个我  汤姆苏成长计划  朕看皇后多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