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铭记

最终话

番外十四铭记

公元2020年的春天,重庆。

一批中学生在一名导游的带领下,穿过修剪整齐的花园,走进一栋看起来已经有了些年头的欧式别墅。

“同学们,这里就是闻说先生和林灯先生的故居了。

1932年初,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拉开了第一次淞沪会战的序幕。

虽说之后不久,日军便在英美等西方势力的干预下撤回了日租界,但闻说先生的妻子林灯先生深谋远虑,意识到了日本迟早会发起第二次上海事变,于是在诞下闻说先生的长女之后一年,也就是1933年,他们便举家搬迁到了重庆。”

一个男同学不禁好奇地说:“林灯先生是怎么知道,重庆是抗战期间极少数没有被日军侵占的城市之一呢?是因为重庆是山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吗?”

导游又不是林灯本人,哪里知道林灯的想法?而且这位科研大佬十分奇怪,据说在去世之前,她亲手烧毁了自己这一生所有的日记,以至于后人想要详细了解她的想法都没有途径。

导游只能干笑了两声,道:“或许吧。”

这时又有一个男孩子举手发问:“导游姐姐,不是都说闻说夫妇是抗日英雄吗?可他们预测到日军几年之后即将占领上海,便提前跑了,这算是什么英雄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

说到自己擅长的部分,导游胸有成竹地笑道:“林灯先生之所以要内迁重庆,不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而是为了把我国的民族工业和科研技术都转移到后方,以防这些工业设施和先进技术落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民族工业?先进技术?”

“是呀,近代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业大多分布于沿海各省,其中以上海最为集中。

淞沪战役爆发之后,上海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被日军毁坏的工厂高达九百多家。

林灯先生是最早力主将上海的先进工业设施向内地转移的人。

许多国内当时先进的工业和技术,都因此而得到了保全,为我国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第二次淞沪之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还为了工厂内迁一事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订出了详尽的转移计划,组织沿海各厂迁移到武昌、宜昌、重庆等地2。”

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有一个女孩子好奇地问道:“民国时期的机器一定很大、很难搬运吧?”

导游点点头道:“是啊,尤其是在战争爆发之后,上海的工人们不得不冒着随时被空袭、被轰炸的危险拆卸机器并装箱,通过苏州河将这些设备运出上海3。

当时的许多民族企业家都感到非常后悔,后悔他们没有相信闻说先生所说的日军即将第二次入侵上海的预言,也没有听从林灯先生的话提前将重要工业设备转移。

等到了日军真正入侵上海之后,想要转移可就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了。”

刚才提问的那个女生不由敬佩地说:“闻说先生和林灯先生还真是深谋远虑啊!”

“是的,不仅如此,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林灯先生和萧凯先生还出了一笔巨资,义务帮助上海地区的民族工业顺利转移。

据统计,截至上海完全沦陷之前,上海共迁出了二百多家民族工厂,两万四千六百多吨机械设备,三千五百余名专业技术人员。

这是史无前例的举国大搬迁,无数国人齐心协力,冒着枪林弹雨,承载着这个国家最后的希望,顽强而坚忍地转移到了神州大陆的腹地。

这场搬迁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意志,也让世界意识到了,这个民族永远都不可能屈服4。”

导游说到后来,就有点掉书袋的意思了。

同学们兴致缺缺,又看起周围的摆设来。

见其中一个小胖墩趴在展台的玻璃柜前,导游便顺势转移了话题,含笑向大家介绍道:“同学们看这边,这里是闻说先生的一些手稿。

相邻小说
那个要渡我的和尚弯了  东宫娇娥  奇门天师  我于人间已无敌  重生太后降服了摄政王  玄门大天师  容修  表妹多娇  夫人是个小怂包(重生)  贬妻为妾?这家子炮灰我罩了!  半是玫瑰半是火焰  DOTA系统降临漫威  农门骄女有空间  巅峰1994  末日之神魔竞技场  清穿之媚宠入骨  小妻宝[重生]  奋斗在乡村  塔尖的蜜果  请回答二零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