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论八股文

我查考中国许多大学的国文学系的课程,看出一个同样的极大的缺陷,便是没有正式的八股文的讲义。

我曾经对好几个朋友提议过,大学里——至少是北京大学应该正式地“读经”

,把儒教的重要的经典,例如《易》,《诗》,《书》,一部部地来讲读,照在现代科学知识的日光里,用言语历史学来解释它的意义,用“社会人类学”

来阐明它的本相,看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此其一。

在现今大家高呼伦理化的时代,固然也未必会有人胆敢出来提倡打倒圣经,即使当日真有“废孔子庙罢其祀”

的呼声,他们如没有先去好好地读一番经,那么也还是白呼的。

我的第二个提议即是应该大讲其八股,因为八股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个大关键,假如想要研究或了解本国文学而不先明白八股文这东西,结果将一无所得,既不能通旧的传统之极致,亦遂不能知新的反动之起源。

所以,除在文学史大纲上公平地讲过之外,在本科二三年应礼聘专家讲授八股文,每周至少二小时,定为必修科,凡此课考试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这在我是十二分地诚实的提议,但是,呜呼哀哉,朋友们似乎也以为我是以讽刺为业,都认作一种玩笑的话,没有一个肯接受这个条陈。

固然,人选困难的确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精通八股的人现在已经不大多了,这些人又未必都适于或肯教,只有夏曾佑先生听说曾有此意,然而可惜这位先觉早已归了道山了。

八股文的价值却决不因这些事情而跌落。

它永久是中国文学——不,简直可以大胆一点说中国文化的结晶,无论现在有没有人承认这个事实,这总是不可遮掩的明白的事实。

八股算是已经死了,不过,它正如童话里的妖怪,被英雄剁做几块,它老人家整个是不活了,那一块一块的却都活着,从那妖形妖势上面看来,可以证明老妖的不死。

我们先从汉字看起。

汉字这东西与天下的一切文字不同,连日本朝鲜在内:它有所谓六书,所以有象形会意,有偏旁;有所谓四声,所以有平仄。

从这里,必然地生出好些文章上的把戏。

有如对联,“云中雁”

对“鸟枪打”

这种对法,西洋人大抵还能了解,至于红可以对绿而不可以对黄,则非黄帝子孙恐怕难以懂得了。

有如灯谜,诗钟。

再上去,有如律诗,骈文,已由文字的游戏而进于正宗的文学。

自韩退之文起八代之衰,化骈为散之后,骈文似乎已交末运,然而不然:八股文生于宋,至明而少长,至清而大成,实行散文的骈文化,结果造成一种比六朝的骈文还要圆熟的散文诗,真令人有观止之叹。

而且破题的作法差不多就是灯谜,至于有些“无情搭”

显然须应用诗钟的手法才能奏效,所以八股不但是集合古今骈散的菁华,凡是从汉字的特别性质演出的一切微妙的游艺也都包括在内,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文学的结晶,实在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价。

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据我的解释,也原是对于八股文化的一个反动,世上许多褒贬都不免有点误解,假如想了解这个运动的意义而不先明了八股是什么东西,那犹如不知道清朝历史的人想懂辛亥革命的意义,完全是不可能的了。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八股里的音乐的分子。

不幸我于音乐是绝对的门外汉,就是顶好的音乐我听了也只是不讨厌罢了,全然不懂它的好处在那里,但是我知道,中国国民酷好音乐,八股文里含有重量的音乐分子,知道了这两点,在现今的谈论里也就勉强可以对付了。

我常想中国人是音乐的国民,虽然这些音乐在我个人偏偏是不甚喜欢的。

中国人的戏迷是实在的事,他们不但在戏园子里迷,就是平常一个人走夜路,觉得有点害怕,或是闲着无事的时候,便不知不觉高声朗诵出来,是《空城计》的一节呢,还是《四郎探母》,因为是外行我不知道,但总之是唱着什么就是。

昆曲的句子已经不大高明,皮簧更是不行,几乎是“八部书外”

的东西,然而中国的士大夫也乐此不疲,虽然他们如默读脚本,也一定要大叫不通不止,等到在台上一发声,把这些不通的话拉长了,加上丝弦家伙,他们便觉得滋滋有味,颠头摇腿,至于忘形:我想,这未必是中国的歌唱特别微妙,实在只是中国人特别嗜好节调罢。

相邻小说
仙武至尊  重生之结婚之前  校园仙帝  龙血战士  建国后,男主不准成精  皇嫁童养媳  傲娇爹地天才宝  苦竹杂记  书房一角  太太请自重  七零炮灰是个狠人  美人囚僧  婚婚欲醉:拒嫁冷酷BOSS  重生后我嫁给了残疾大佬  战狼兵王  仙农小地主  大唐幻游  国公女  鹌鹑蛋的小甜饼  浮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