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19章

张英华的大名也在县城以东各乡传了开来,甚至传到了县城,县东各乡百姓都说张英华:&ldo;此人不得了啊,那陈二板腰子是何等的恶罪、何等狡诈,为窜东乡几十年,从清末至民国,官府拿他都无可奈何,却被此人给灭了。

何况又是一个读书人,杀人也不含糊,眼都不眨一下。

&rdo;有人给张英华取了外号叫&ldo;张烧包&rdo;、&ldo;烧包爷&rdo;。

&ldo;烧包&rdo;一词是当地方给有本事有能力同时又争强斗狠的人物起的,从此别人一提到&ldo;张烧包&rdo;或是&ldo;烧包爷&rdo;就知道这是张英华独家享用的称号,&ldo;张英华&rdo;这三个字相反被人们逐渐忘记了。

也许是年纪不大的原因,张英华调皮的天性也会暴露出来,一次他骑着那头大叫驴和后面的几个随从办事回来,张英华骑在驴上悠然自得,听着挂前驴脖子上的铜铃声和驴蹄、马蹄敲打地面的得得声,不紧不慢地在一条大堤上走着。

后面骑马的那几个随从都腰捌双枪。

忽然他老远看见堤下有几个小孩正在玩耍。

小孩忘情玩耍之中,没有看见在大堤上有人经过。

张英华示意随从停下不要出声。

他翻身下驴,绕着走到那几个正在玩耍的小孩子后面,猛喝一声:&ldo;贼来了。

&rdo;玩兴正浓的那几个孩子猛地被喝了一声,抬头看见一个持枪大汉子,站在自己身后,拔腿就跑,张英华哈哈大笑:&ldo;这群小崽子。

&rdo;大堤上骑在马上的随从也被这场面逗得哈哈大笑不止,看着跑得五影四散的孩子们,这位&ldo;烧包爷&rdo;才慢悠悠上了大堤,骑驴大笑而去。

天下的事情就是这么不巧。

张英华和妻刘氏结婚几年了,刘氏就是没有身孕,他的母亲劝儿子再找一房。

妻子刘氏见自己的肚子总不争气,也失去了信心,尽管心中是十二分的不愿意,但嘴上也劝张英华再找一个。

可张英华不同意,每天三件事:看书、练枪、骑驴。

最近几日,张英华觉得很沉闷,他想到宿迁县城走走。

他化妆成一个商人,带上几个随从,早上起来自家中出发,走了几十里路,下午才到宿迁县城。

到了宿迁城里又饥又渴,几个人来到县城东大街一处临街饭庄,准备要点吃的喝的,顺便歇一下脚。

几个人上了饭庄的二楼,拣一窗口边坐下,张英华要了一些酒菜。

趁饭菜还没有端上来,张英华摘下墨镜,顺二楼的窗户朝外望去:繁华的东大街尽收眼底,小商小贩南来北往,买的卖的,川流不息。

东大街不宽的南北街道两旁占满了店铺。

绝大部分都是二层老式楼房,底下一屋是店铺,二层多住人。

也有楼房后面有院子的,有的还有几进院落,很多间房屋,不过这前有店铺后有院落且是几进院子的可不是一般人的生意人家,拥有这样店铺的商家,一般都是宿迁城里排得上名的有钱人家。

繁盛的东大街店铺林立,什么茶叶铺、绸缎庄、糕点店、酱园店还有什么钱庄、当铺、黄包车行等,宿迁城里凡衣食住行恐怕在东大街上都可以买到、租得。

张英华尽情地欣赏着繁华的街景。

虽说张英华也是宿迁人,来一趟宿迁县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交通不便,远乡人过去赶一趟宿迁城确实不容易,首先是没有像样的路可走,尽是些土路,特别是宿迁城东的远乡,好不容易走到宿迁城边,还要通过运河摆渡才能到达宿迁城里。

宿迁城正东的运河对岸有一处渡口叫顺和渡口,因为宿迁县城以东远乡之人要到宿迁城里必须从此渡河,从古至今,慢慢发展成为一小集镇,名曰顺河集。

相邻小说
我靠妹妹嫁入豪门躺赢[穿书]  仙途  末世狩神志  纵横十六国  沉默回响  宛若一梦  锦帷香浓  荣耀和你我都要[电竞]  清韵楚楚  [综漫]论坛给真酒写修罗场剧本  逃离荆棘  [综漫]披上原神主C马甲穿越综漫  二姑娘  你才不是我老公  缚春腰  [综]当极乐教主转生成唐僧  超级英雄兑换系统[综英美]  明媚  皇帝陛下长点心  重生农家子的田园生涯